第四期休闲渔业大家讲
大学师生畅谈休闲渔业
于9月25日下午在
第38届广州金花地渔具博览会
暨第三届广东休闲渔业博览会上同期举行
暨南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晨婧分享了
互联网时代下的休闲渔业发展探析—基于传播学的视角
1、水族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需求以外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能够陪伴我们、带来身心愉悦的宠物饲养行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狗儿子”、“猫女儿”的出现,也说明了人们饲养宠物已由单纯的养着玩而转变成生活的一种寄托。
除了常见的猫狗宠物行业,水族行业一直都是小众人群的稳定爱好,水族类的宠物品种类型数量占比仅次于传统的狗和猫两大类。
水族宠物行业兴起的势头正在逐渐显现,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线上形式的水族业务越来越繁荣。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生媒体力量的涌现,手机端APP开始成为打通线上线下的观赏鱼内容交流和购买服务的渠道。
来源:《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2、鱼友鱼圈:虚拟社区的建设
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是通过实际的物理空间来划分,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而Web2.0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地理限制,催生了现实社区在互联网上的映射——虚拟社区。
在APP中,根据观赏鱼种类,鱼友所在城市,水族商家,购买习惯,养殖经验等细分出不同鱼圈:兴趣圈、地域圈、品牌圈,广大鱼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入。
3、线下活动:强关系、弱关系及其转化
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可以按照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划分为弱关系和强关系。
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大多是强关系,交流频繁,带有目的性和明确的指向性;而虚拟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弱关系,交流不频繁,带有随意性和自由性。因为水族行业线上线下联动的特性,虚拟社区更有可能催生出真正的社区,比如同鱼圈的鱼友在现实生活中的聚会,实现强弱关系的联动。
4、话题发布:"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受众研究指出,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和媒介内容选择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所以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得益于网络创造了全新的信息环境,建立在用户主动性基础上的“使用与满足”表现得更为明显。
APP具有垂直化和移动化的特点,简化并优化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有助于固化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使用各种APP,是为了追求专业性的或特色性的内容与服务,APP为人们定制个性化服务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小众APP也能满足少部分群体的长尾需求。
5、发展建议
休闲渔业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必然是势不可挡的。
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媒体矩阵进行传播,根据不同平台的调性多渠道分发;年轻化自媒体,以受众喜爱的方式传播内容(如:哔仔说鱼)、重视虚拟社群的运营,活跃社群,促进购买行为。
传播受众:针对不同的受众(年轻一代、家庭儿童)进行传播,将观赏鱼的生意搬到线上。
传播技术:用APP打通线上线下沟通服务的渠道,直播带货或成为观赏鱼售卖的新方式。
休闲渔业大家讲精彩内容
扫码查看直播回放
END
作者 | 暨南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高晨婧
图片 | 部分源于网络(侵删)
排版 | 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