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休闲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重心也逐渐由满足基本需求转向增加生活体验。在此背景下,按照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广东省对休闲渔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使休闲渔业产业展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广东渔业人先全国之风,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休闲渔业活动的尝试。2003年起,广东省开展休闲渔业试点工作,先后出台多项管理规定和扶持政策,促进休闲渔业规范化发展。《中国休闲渔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广东休闲渔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休闲渔业产值约118.81亿元,从2017年的全国排名第十一位跃居全国第二位,增速喜人。截止2019年,全省已建成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9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49个,获农业农村部认定“国家级示范性节庆(会展)”3个、“最美渔村”1个,原国家海洋局发布“国家海洋公园”6个。
展望“十四五”,广东省休闲渔业与垂钓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执行会长叶焕强指出:广东休闲渔业将优化产业结构,从渔之旅、水族观赏、休闲垂钓、海洋牧场及技术服务、海味闲食等方面多维度探索,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广东休闲渔业发展优势足│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在区位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广东发展休闲渔业具有天然优势。广东的海岸线4114公里,为全国最长,海域面积仅次于海南,位居全国第二;海岛数量全国第三。广东腹地广袤,从珠三角到粤东粤西粤北,海洋和陆地的资源都相当丰富,区域差异明显,有利于休闲渔业的差异性发展。广东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一年四年都可以休闲度假,不像北方地区,一过10月,天气寒冷,海边就很少有游客光顾了。休闲渔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力的支持。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排在前列。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29元,远高于全国的32189元,南粤居民已具备“玩乐”的消费能力去支撑本省休闲渔业发展。
广东是国内休闲渔业的发源地。特别是观赏鱼,在上世纪90年代就是观赏鱼生产和消费的集散地,至今仍然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由观赏鱼拉动的水族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广东观赏鱼产业产值为31.99亿元,其中海水观赏鱼产值为11.23亿元,淡水为20.76亿元。占全国37.55%,以压倒性优势居全国第一。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休闲渔业的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选择出行或者旅居方式。我国第一个以“公益+ 旅游”开发模式的无居民海岛——三角岛也正在紧密锣鼓地建设中,一个集科普教育、主题体验、海上运动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海岛旅游综合体及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阳江海陵岛有成熟的渔港旅游码头、休闲渔船和海上钓鱼基地,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位于珠海桂山的我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已成为桂山旅游的一个亮点,桂山岛+“澎湖号”已成为广东省一条新兴旅游线路。“澎湖号”已累计接待参观旅游2000余人次。
▲ 在“澎湖号”体验垂钓的乐趣
│管理办法出台明确休闲渔业定义│
《广东省休闲渔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1年9月出台后,在省级管理层面,休闲渔业再没有出台过一个文件或意见,这导致全省休闲渔业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顶层设计不够,休闲渔船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财政扶持和外来资金投入少,现有企业分散、规模小,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三是各地休闲渔业项目雷同,缺乏特色吸引力不足;四是休闲渔业理论研究薄弱,无法指导产业实践。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针对休闲渔业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休闲渔业发展。2019年9月召开《办法》修订研讨会。2020年11月,《办法》修订版正式出台,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在新修订的《办法》中,对“休闲渔业”进行了重新定义,明确“休闲渔业是指利用各种形式的渔业资源(渔村、渔业生产资源、渔法渔具、水产品及其制品、渔业自然生物及人文资源等),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主动将渔业与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以及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向社会提供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渔业产业形态”。协会秘书长禤国荣指出,《办法》给了休闲渔业更宽泛的定义,在这个定义之下,产业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发展处得知,广东省休闲渔业规划“十四五”规划也即将出台。
叶焕强认为,政策落地,全省休闲渔业发展有了方向,各地规划或细则能顺势启动,产业发展将迎来春天。他以广东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为例解释:过去,广东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是由协会评审颁发,现在已经正式纳入广东农业乡村建设范畴,这对广东休闲渔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意味着大农业里正式有了休闲渔业的一席之地,战略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期”。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为广东休闲渔业带来发展新机遇。”叶焕强表示,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广东有9个城市位于大湾区核心位置,休闲渔业完全可以凭借大湾区建设的东风蓄势发展,吸引港澳同胞前来消费进而面向国际。开辟休闲旅游市场。“至于是怎样的合作方式,如何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资源,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加强顶层设计 融合发展│
在采访中,叶焕强特别强调的是,广东的休闲渔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相对成绩,有更多的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这么些年,广东省的休闲渔业的发展呈现‘U型’发展状态,广东省休闲渔业产值在2017年时产值跌至11位,后来也攀升至全国第二。”叶焕强表示,这也反映了行业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在2014年协会成立之前,广东省的休闲渔业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它虽然是渔业五大产业之一,但是很多人对什么是‘休闲渔业’并无概念。”他认为在“十四五”期间,顶层设计还需要再加强,只是《办法》出来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规划,有指导操作的实施细则。
叶焕强还指出,渔民受限于受教育程度,完全实现转产转业存在较大的困难,他认为更为合适的方式是转产不转业,休闲渔业就可以给到渔民这样的空间:渔民同样可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又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渔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大有帮助,为了留住游客,渔民也会尽力维持好渔村渔港的环境,去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去传承文化,无形中,就达到了宣传教育的效果。”叶焕强说,我国有许多的渔业生计船,部分符合要求的可以转化为休闲渔船,还可以让渔民去出售海产品和土特产,各尽所能去焕发市场活力,也带动当地休闲渔业发展。
“休闲渔业最主要的是要能留得住人。”叶焕强表示,这个“人”不仅仅是游客,也是建设的人,目前广东的渔港渔船年轻人很少,船上的工作人员也外省人居多,他表示这种现象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在日本和我国香港出现过,年轻人外流,后随着渔村的建设,才慢慢的回流,他认为广东也即将会有这样的情况,而休闲渔业会是“留住人”的方式之一。
在“ 十四五” 时期,叶焕强表示,业内人士需要聚集起来,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开展相关的研究,“我非常赞同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在首届全国休闲渔业现场会上的讲到的休闲渔业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立足传统产业创新融合,把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释放出来。养殖、捕捞、加工、增殖都可以成为休闲渔业的载体,反过来休闲渔业也可以让它们焕发新的光彩。目前我们做到的最多只是在结合,而不是真的融合。要做到真正的融合,基础研究少不了。”
“目前我们有渔业的专家,有旅游方面的专家,但是没有专门研究休闲渔业的人,都说理论先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少不了这部分的投入。”叶焕强表示,福建就有关于休闲渔业的研究室。目前,协会已经成立专家智库,汇集了两批约28位行业专家,为行业发展出谋献策,“今年我们会围绕休闲渔业主题,组织召开高水平的行业研讨会。”
“休闲渔业是渔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趋势,是广东省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叶焕强表示,很高兴的是,广东已经有很多的养殖企业开始有这方面的探索,建设的时候有科普展示馆,在“十四五”时期,一定会有越多越多的人进入休闲渔业行业,休闲渔业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深入,发展会越来越好。
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2021-06-09